济源社区

 找回密码
 5秒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96|回复: 2

济源钢铁外嫁突变 河南煤化成新婆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4 10: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句俗话,再次在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钢)身上得到印证。

  在6月初与湖南华菱钢铁(4.06,-0.05,-1.22%)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菱)的重组事宜谈崩之后,济源钢铁在短短时间内就敲定了自己的合作重组方——投入到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煤化)这个河南省最大的国有企业巨头的怀抱之中。

  6月24日,济钢与河南煤化在郑州签订合资合作协议,正式宣布济钢成为河南煤化的众多产业中的新成员。

  一个是湖南省的国有企业,一个是河南省的国有企业龙头,济钢之前与华菱情投意合,爱情眼看修成正果时(详见本报2010.12.30报道《华菱重组济钢,落锤》),半路却又杀出一个“程咬金”——河南煤化,并成功将济源钢铁揽入怀中。

  那么,这中间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桩“婚事”发生这么快的变化?这村婚事成行之后,对各自的行业又带来哪些影响?

  外嫁中止

  “在走最后的履行程序。”早在2010年12月28日,济钢一位高管曾这样向经济视点报记者表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将在月底或明年1月初由双方统一发布信息。

  与华菱合作的定位,在济钢董事长李玉田看来,是“找个靠山,也算是与时俱进吧。”

  而这一切均源自于国家对钢铁行业的调控政策以及在此政策“逼迫”的形势下,各企业深深感到的生存压力。

  据了解,一方面,这几年济钢的产能一直在国家调控的边缘线上挣扎:2006年,国家调控年产能200万吨以下的小钢厂,济钢通过收购洛阳市新安县1个80万吨产能的线材厂,才达到220万吨的产能。现在,国家又提出对300万吨以下小钢厂进行调控,济钢上马了一条产能为90万吨的棒材生产线,实现了产能310万吨。

  另一方面,由于受制于原料及产品线结构性弊端,济钢在国内钢铁业合纵连横的大趋势之下,其生存空间越来越受到挤压。

  寻找靠山,已成为济钢决策者不可回避的“战略性课题”。在李玉田看来,华菱的优势在于开放的资本视野与铁矿石资源储备。而华菱“相中”济钢,则是看好济钢的民营性质的灵活经营机制及符合华菱扩张需求的产品线。

  然而,在眼看重组成功已快达成事实的时候,又天难遂人愿,出现了变故。

  据称,不愿放手控股权,成为华菱与济钢无果而终的关键因素。

  按照重组计划,双方重组各占50%的股权,而后来,由于华菱的巨额亏损和济钢的超强盈利能力(2010年济钢净利润达6亿元),让华菱的控股股东湖南省国资委提出控股济钢的要求,而这让李玉田颇感意外。

  对此,李玉田的态度很明朗:“合(资)不合(资)都行,我们不急。”

  另据了解,几乎与此同时,河南省政府主导的省内钢铁业重组有了实质性动作——安阳钢铁(3.68,-0.02,-0.54%)集团联合重组了3家民营钢铁企业;江苏沙钢集团旗下的安阳永兴钢铁携手3家企业,成立河南沙钢联合钢铁集团。

  这也让李玉田不得不重新考量济钢的重组之路,这终使济钢外嫁华菱之事以失败的结果而宣告结束。

  投靠河南煤化

  与华菱“曲终人散”之后,急于找寻靠山的济钢在短短时间内便敲定了新的东家。而这个新东家,便是有河南省国有企业巨无霸之称的河南煤化。

  而这也是河南省政府所乐意看到的结果。

  在河南钢铁界,在相同的生存压力之下,2010年,济钢以300多万吨钢的产能,获得了6.4亿元的利润,而号称1000万吨钢产能的安钢,去年赢利仅为1.5亿元。

  显然,仅从盈利能力而言,河南省政府也不会愿意让济钢落入省外企业的怀抱。

  在安钢等其他钢铁企业均已进行完各自重组的背景下,到底谁能充当济钢“婆家”的角色?——对河南省产业调整具有主导权的河南煤化。

  “在济钢发展的关键时期,河南煤化入主济钢,是济钢全体股东做出的一次历史性的选择。”李玉田在签约仪式上如是表示,“本次济钢增资扩股重组,河南煤化集团成为我公司第一大
发表于 2011-7-4 23: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终究是发展!既然要合并,注定是合并才有发展,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1-7-7 00: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落水鱼 发表于 2011-7-4 23:30
终究是发展!既然要合并,注定是合并才有发展,支持!

                                涨工资才是王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5秒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济源社区论坛 ( 豫ICP备11010625号 )

GMT+8, 2024-6-11 03: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